不良消费的危害

时间:2024-05-02 19:40:22
不良消费的危害

不良消费的危害

不良消费的危害,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陷阱,致使很多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甚至是初高中生,被影响,造成了不良消费,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下面来看看不良消费的危害有哪些吧。

  不良消费的危害1

不良消费习惯是指行为习惯对于个人或社会造成了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比如不正确、不规律的暴饮暴食习惯;购买、使用国家法律禁止使用的东西;在公共场合购物,不遵守公共的社会道德;消费商品之后,随意丢弃商品包装、塑料薄膜;消费不文明、不健康的精神文化品等等。

不合理的消费会造成入不敷出,造成家庭经济拮据,给父母带来巨大压力。还容易形成攀比之风,盲目消费,导致资源浪费。不能约束自己,不能深刻体会勤俭节约的内涵,更不符合“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风尚!

大学生过度消费,不理性消费的例子越来越多。比如:

1、请客吃饭。

“我请你吃饭”是学生间的人际交往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或是嫌饭堂的饭菜不合口味,隔三岔五地下馆子,一些人就是这样吃穷的。真正的感情不是吃出来的,既然选择了一个地方就要适应它的风土人情,包括食物。

2、疯狂购物。

购物狂,这主要出现在部分女生身上,逛街看到这个也好,那个也漂亮,一次又一次买回一大堆有用的没用的东西,最后大部分都用来压箱底。

3、信用卡,眼不见,没底线。

它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又导致我们盲目消费,刷卡的时候完全不晓得自己还剩多少钱,直到在柜员机前点击余额查询键时再如梦初醒,还是一个恶梦。

4、谈恋爱。

上百元一束的玫瑰,生日礼物要有分量才能表达对对方的爱意。其实简简单单的浪漫也能打动人心,况且真正爱你的人应该不会希望花费那么多不必要的金钱反而要委屈自己节衣缩食过生活。

5、追求名牌。

高档消费品,无意义的虚荣心、攀比心在作祟。一些穿的用的都要求名牌,其实大可不必,学生还都是花父母的血汗钱,东西能满足需求就好,不该浪费。

扩展资料

开展主题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选树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方面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意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学生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加强日常排查,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高校宣传、财务、网络、保卫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

  不良消费的危害2

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电视上食品广告的泛滥,大大影响了中小学生的饮食结构,广告食品是中小学生难以抵抗的诱惑。不是广告品牌的食品不吃,不是广告流行的饮料不喝,这在中小学生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校园里西装革履、名贵衣衫已不鲜见,名牌产品更是比比皆是。部分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精品屋”、“服装城”里,专拣名牌服装买,不论价钱。

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无论游戏厅或歌舞厅,不难发现中小学生的身影。尽管学校对此明令禁止,可有少部分中小学生仍难以拒绝诱惑,甚至不惜以逃课为代价。

人情消费跟着大人学。庆贺生日是中小学生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人情消费。而日常人情消费的花样也不少:考试得了第一名,要请客;在某项比赛中获奖,要请客。

促销消费跟着赌博走。饮料、零食、玩具等小商品的促销,总是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促销一是分散了学生精力,二是滋长急功近利思想,三是诱发赌博心理。

手机消费副作用明显。上课时此起彼伏的手机响铃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手机不良短信的泛滥给学生成长带来危害。医疗部门资深专家指出,手机辐射对少年的发育成长具有一定危害作用。

网吧消费越陷越深。中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抗拒游戏诱惑能力较弱。隐藏在居民楼等地含有赌博、淫秽内容的网吧,令一部分学生迷恋不舍。

重复消费不再老土。七八成新的书包、文具说扔就扔,只有新的才好。孩子们的道理是,虽然还能用,同学都换了流行的,我不换就太老土了。

成人化消费要的就是“酷”。在商场化妆品专柜常可以看到中小学生的身影,护肤品也上了学生的梳妆台,连男孩子也开始配戴项链、戒指等饰物。

鉴于上述,厦门市消委会特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家长,对孩子的消费教育不容忽视,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

教孩子懂得花钱。应让孩子明白:钱是父母辛勤劳动的报酬,钱来之不易。乱花钱,不合理的花钱,就是对父母的劳动不珍惜。从而培养孩子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正确对待孩子的物质要求。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要合理,并且要引导孩子有计划地使用。对孩子频繁的物质要求,有时可以采用延缓兑现时间的方法。对孩子某些不合理的物质要求,则要坚决拒绝,并耐心说明拒绝的理由。

不宜采用“物质刺激法”。有些父母常常以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学习和干家务的“积极性”。殊不知,这种做法容易使孩子养成做一点事就讲条件要报酬的不良习惯,更严重的是淡化了孩子的责任感。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千万不要在物质刺激上打注意,以免玷污了孩子纯洁的心灵。

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压岁钱。父母应对孩子讲明:压岁钱是民间过年时的一种风俗,重在人情交往,而不在于金额多少;压岁钱不是自己劳动所得,而是长辈亲友给予的,用来表示他们的关爱之情。因此,也应珍惜,不可乱花。

把消费教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正确的消费观念,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劳动实践,使孩子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因此,父母平时应安排孩子在家中干一些家务,帮助孩子养成劳动习惯。这也有利于纠正孩子乱花钱的不良习惯。

  不良消费的危害3

一、不良消费观表现

第一,从众与盲目消费。大学生们涉世不深,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消费时容易随大流走,追赶时尚,与他人攀比,因而盲目从众消费。

第二,情感消费支出过渡。当代大学生们为撑面子等花在请客上面的支出大大增加,消费越来越情感化。

第三,消费比例不均。当今青年物质消费大踏步向高档层次发展,精神消费则严重滞后;重娱乐消费又轻读书学习。这种消费结构的畸形状况,在当今青年图书报刊消费的疲软上表现尤为突出。同时物质追求至上,享乐主义至上,出现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

二、不良消费观成因

(一)主观原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把人的欲望分为五个层次: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表现在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他们希望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

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同时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同时这些偏颇的消费也导致大学生重物质消费,最终使消费走入误区。

(二)客观原因。

1、社会原因。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当代大学生在这个开放已经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下,在吃麦当劳,饮可口可乐,看“美国大片”时,无形中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其次,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等不良风气也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2、家庭原因。家庭的消费观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错误的消费观,无形中也将助长了他们不良的消费行为。此外,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他们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使大学生爱攀比、高消费。

3、媒体原因。在21世纪,传媒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那些无所不在的商业广告、电视、网络、报刊等侵入了人们的生活,教会了大学生根据商品的市场来定义自己的需要和生活风格。

因此,大众传媒构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一个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2、2、4高校自身的原因。

首先,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增加。而高校在管理、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却又跟不上,大学的文化、娱乐场所较少,活动单一,物质生活条件较差,也诱使大学生消费热。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教育内容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这些导致校园整体消费环境的恶化,最终使大学生走入消费误区。

三、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途径

(一)树立现代的消费观念。

正确的消费观对青年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更应该时刻保存正确的消费观。具体而言:

第一,要运用的实事求是理论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要认清当前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攀比,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一个消费标准,适度消费。

第二,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批判地继承传统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国当代青年应该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第三,要加强自身消费教育,提高消费技巧。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对超越消费说“不”;提高文化底蕴,提高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抵御不良消费观的影响;自觉学习一定的商业知识和消费技巧,积累消费经验,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二)引导。

我国当代青年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人问题,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引导他们合理科学地消费。

1、社会方面。社会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环境,大力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进行消费道德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反对金钱崇拜和物质主义,积极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环境氛围,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和消费观。

2、家庭方面。家庭是青少年初始化的重要场所,家长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培养孩子合理的消费观中,家长首先要为孩子正确的消费观提供支持;其次还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消费状况,对于不良的消费行为进行纠正;最后父母还应培养自己正确的消费观念,对孩子坚持正面教育

3、学校方面。首先要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为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营造氛围。其次,学校要加强消费观教育,既要将合理的消费文化引入学校教育,又要将培育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还可开设于理财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理财能力;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消费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意识。

4、媒体方面。要加强对媒体的控制,弘扬主流价值观,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积极的舆论导向功能,加强大学消费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积极、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御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树立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其次,党和政府需要借助于强烈的意识形态宣传,行政干预等手段促使媒体担负起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责任;最后,丰富消费教育的载体,充分考虑大学生消费教育的需要,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能够接受先进思想文化和正确消费观的熏陶。

四、展望

总体来说,现代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发展趋势还是健康的,但大学生消费群体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潜在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因而学校家庭社会应合理分工,紧密配合,共同引导青年理性消费,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当代大学生也要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这样,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后备军。

《不良消费的危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