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奋斗都是人生的底色
任何时候奋斗都是人生的底色,奋斗应该是人生的常态,很多人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各样的困难,都应该保持奋斗的姿态,这样的心态应贯穿整个人生,本文讲述任何时候奋斗都是人生的底色。
任何时候奋斗都是人生的底色1
“史上最难就业年”,大量高校毕业生临近7月1日离校时节,工作仍无着落。看到家有“富爸爸”的同龄人,一毕业就进入企业管理层或者得到创业资助,再听到个别用人单位“萝卜招聘”的消息,不公平感从心底滋生。有人气馁,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好工作轮不到寒门子弟。有人感叹,阶层固化严重,向上流动是空想。网络上、现实中,不少人表示“不再相信奋斗”。
不信奋斗,还能信什么?“含着银匙出生的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少数。占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孩子,如果想拥有更好的生活、实现更大的发展、改变自己的人生,最可靠,甚至是唯一的法宝,只有奋斗。
不奋斗可能一无所有。等靠要,等不来一份工作,等不来发展的机会,最后往往只能去“啃老”。一味地怨天尤人,蹉跎的是自己宝贵的时间,真正的机会来时,容易因准备不足而失去。面对青年就业难题,国家制定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首次明确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确保就业,并强调要促进就业公平。“市场主导就业”的前提下,如此政策已称得上对高校毕业生尽最大可能照顾。即便是专供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一样要面对竞争,一样要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获得。
“奋斗没有用,向上的通道早就封死了”——最近网络上一篇这样的文章引起热评。向上流动的难度在当下或许变大,可说到“封死”,除了自己放弃,其他人都做不到。
就业过程中,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时有发生,急需大力纠正。然而,用人单位终究要用人,科研院所需要有才华能钻研的人才,医院需要懂专业能吃苦的年轻人,企业需要勇于开拓、积极向上的高校毕业生拓展业务……求职者自身的才华和能力永远是用人单位考虑的核心因素,没有谁会想招录一批有背景没能力的人。
进入社会之初未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不等于奋斗就此无用,人生从此暗淡。最近大热的电影《中国合伙人》片尾,展示的那些改革开放以来成功者的形象:新东方创始人、马云、“老干妈”……起初未必有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好工作”,最终靠的仍然是不懈的奋斗。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面临较大困难,同样有不少学子踏实肯干,迈出了创业的步伐,用奋斗经营自己的人生。
强调奋斗的力量,不是说社会没责任、问题都出在个人观念。现实生活中,起点不公平、机会不公平、规则不公平的情况确实存在。这就要重视经济社会中所有不平等环节,畅通向上流动的渠道。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让寒门子弟在起跑线上就落后。
打破垄断行业、权力部门的就业壁垒,防止近亲繁殖,尽可能实现就业公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让踏实肯干的劳动者更多地积累财富,让“勤劳致富”成为劳动者可触摸、能实现、进而深信的事实。
畅通向上的渠道意义重大。但无论怎样的通道,都不会是笔直的。公平地进入好大学,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公平地获取好工作,不等于必定有好前途。人人有上升的机会,不是人人必定能上升。任何时候,奋斗都是人生的底色。
任何时候奋斗都是人生的底色2
对于再创历史新高的考研大军,有人员指出,就业的压力不改变,考研热就会一直存在。在某些大学生那里,考研或许是跟风的、盲目的或不得已的现实选择,但相信也有不少考生是将考研作为追寻梦想的途径、向上奋进的阶梯。正如《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所指出的,超过半数考生读研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也跟越来越宽容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完备的考研保障有关。进入互联网时代,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让学习变得方便快捷,国家与社会的氛围亦鼓励每个人努力奋进。值得称道的是,在疫情防控情势不容松懈的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发出不让一个考生因疫情而“掉队”的声音,全力支持考生实现梦想。
例如,清华大学考点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开通了唯一入校绿色通道,并为各考场和考务室均配备了防疫物资。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一间隔离病房甚至被作为考点,让一位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圆了考研梦。正如媒体报道所言,“在一个人的考场的背后,是多位考务人员、医护人员的付出,更是给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双重考验交出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答卷”。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提升自我都是一种值得钦佩的选择。有了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再做出计划,付诸行动,会让时间变得充实,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但也要看到,考研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目标,是成长的一个驿站,还要做好考研之后的长远规划,并始终保持历练自我的意识,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将拼搏奋进作为一种人生底色。只要奋斗的激情存在,人生的精彩就会继续。
当学习成为习惯,拼搏成为常态,大学生们不仅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占得先机,还会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站在个人角度,唯有把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享有出彩的人生,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站在国家角度,不断提高学识与素养,才更有能力帮助他人,更有底气服务社会,彰显自我的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青年时光非常可贵,要用来干事创业、辛勤耕耘。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
客观来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与使命,当下社会更是为渴望奋斗、自我提升的大学生们创造了非常好的学台与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静下心来专注于学习与实践,努力成为高素养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理应成为一种共识乃至一种社会风尚,成为更多的自觉行动。
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心怀梦想,保持上进心,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拼搏奋进作为人生的底色,并怀有扎根大地、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信仰,富有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扎实工作,勇于担当,我们的社会就将变得越来越文明昌盛,国家也一定会越来越繁荣富强,拥有更大的发展活力和令世界瞩目的核心竞争力。